對於別人說三道四,甚麼「若我不支持同性婚姻,就必須否定自己的婚姻」,我愈來愈感厭倦。這樣說並非太太和我做了什麼不見得光的事,而是因為一個我倆身不由己的事實:持續不育。
我們與許多無後夫婦一樣,常常被當成辯論話題,感到輿論窮追猛打。在同性婚姻爭議出現以前,不育向來沒惹起很大爭論。現在支持傳統婚姻會提到男女關係的獨特之處,是具有自然生育後代的能力。考慮到那有可能出生的兒童成長的好處,婚姻發揮加強夫妻二人關係穩定的作用,這樣做是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。
最爭議的是,如果兒童是婚姻制度的緣由,為何要認可不育夫婦的婚姻?為何不按柏拉圖對法律的見解,取消不育者的婚姻關係?或再問,為何認可不育者的婚姻,卻不認可同性關係為婚姻?難度國家和社會就不能把同性伴侶換為不育夫妻般同樣看待嗎?
或許這些都說得通,但對於有血有肉的不育夫婦來說,卻很離地。現實裡不育夫妻月復月地等候永不來到的孩子,須要面對許多艱難和哀傷。
有種痛 不為人知
活在浪漫主義年代,夫婦不育根本是無足輕重。他們成為了沉默的一群是有原因的,一方面宗教和政治對不育沒有劃一評價,同時也因為不育的痛苦是極私隱的事。絕少人公然透露折騰人的醫療過程和所帶來的絕望,還有其中一連串疑惑:絕少人不顧情面地戳破一對夫婦的不育情況,到底是現代醫學論述的一面之詞,還是承認醫學科技有限制。
太太和我就是在這種沉默中經歷過知悉、期待、絕望、接納。我們曾渴望得到孩子,即使當時肩負債務和長工時的擔子,也下定決心會撫養他。我們二十多歲已結婚,從沒避孕。過了一段時間就發現問題,於是展開一連串使人尷尬和痛苦的醫療檢查。結婚多年一直不能懷孕,一直沒有醫生能找到原因,,多款受孕藥和手術也無濟於事。考慮到倫理問題,我們決定不使用人工受孕或代理孕母。
到三十歲,還未知道沒有孩子的原因,對於能自然得到孩子已感無望。我不知道有一個確切的診斷會比甚麼都不知道更好還是更差︰到底是帶來終結還是在傷口上大灑鹽巴?但我知道這些痛苦經歷反映了婚姻和同性關係的差別。
不育是一種損失
不育沒有使我們的婚姻無效,反而我們體會到不育是一種失效,就是不能順利達成婚姻其中的基本面向。對我們來說不育是一種損失。對從沒人期望能夠成孕的同性伴侶來說,不育卻不是損失。我們原則上能夠有孩子,可惜沒有,結果令我們沮喪。
柏拉圖認為「愛欲渴求繁衍」,愛令人渴望與心愛的人生孩子。即使柏拉圖的《饗宴》認為思想上的後裔更為優先,但在他的系統中真實的後代繁衍也有地位,後來因為基督教,這思維更植根於西方傳統裡。希臘社會縱然包容(有時甚至熱衷)某些同性關係,卻從沒把同性關係與婚姻混為一談。
不論是情感上或理智上,男男之間的愛在生物層面沒法與男女關係般,經歷繁衍的豐富。大自然的秩序明顯地、直接地否定了同性性關係有自然生育的機會。
從本質、目的或經驗來說,同性伴侶和不育夫婦有清晰差別。男女夫婦關係裡,無後並非必然,反而是基於疾病、年老,為完滿的婚姻帶來缺損感。自願不生育是刻意迴避這種完滿,過去社會對此行為嗤之以鼻。但對於同性伴侶,不育其實不是一回事,因為同性關係是否完滿,根本不在乎受孕與否。不論醫學在對抗年老、疾病、受傷方面有多昌明,同性關係都不會生育。
婚姻與孩子的連繫
將婚姻重新定義,加入同性結合,則等於否定婚姻與孩子的關係。唯認可不育夫婦的婚姻卻不會如此。當孩子不再是婚姻之愛的重要體現,取而代之,養育孩子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選擇,比那些自願不生育的男女夫妻更無必要。
太太和我面對這個莫名不幸,意料之外的事實,深感缺失。我們永不可知,我們獨特的基因組合而成的後代會是怎樣。我們的模樣、特點和性情也不能傳遞給我們的孩子。我知道無論怎樣愛我們那同生共死的狗狗,牠也不會對你說「我愛你」。而我童年儲起的樂高玩具,也只會繼續待在盒中。
可是,不育沒有令夫妻關係轉化,成為一種「無後也毫不損失」的關係。正如已有人常提到,政府若嘗試取消不育夫婦的婚姻,是荒謬和過度干預。更荒謬的是,太太和我都深知,測試生育能力的方法有多不準確。然而,你幾乎可以肯定同性關係不能生育。
領養當然可行,但經常有大量額外的開支,在教養孩子的擔子上又有更多困難。到目前為止,我們沒有經濟能力承擔領養程序而帶來的數以萬計成本。再者,領養雖是充滿愛和崇高的舉動,但也意味世界中有孩子飽受過創傷,不論是雙親死亡、失去能力、或不適合照顧孩子等等。我希望在理想的領養制度下,有一天領養制度能彌補不育和孤兒的慘況,但對我倆來說現在還未能做到領養。
若我們真的領養,我們能為孩子提供母親和父親,至少較接近孤兒原本失卻了的家庭模樣。所以,即使在於領養,不育夫婦和同性關係都呈現了基本差別。同性領養必然再次剝削那孩子有母親和父親的權利。
除了假設了「同性關係可與不育夫婦對等」外,支持同性婚姻的人亦提出其他理據,這文章可沒打算解決所有這些爭議。可是,將同性關係和不育夫婦的婚姻作因果對等的比較,不只是過份簡化和反智,更加無情地漠視不育夫婦的第一身經驗,為他們帶來傷害。
同性關係和不育夫婦都不能自然地懷孕。對同性伴侶來說,不育是預料之內,甚至再自然不過;對婚姻關係來說卻是一種傷害、意料之外的損失。
來源:https://www.lifesitenews.com/opinion/dont-use-my-pain-as-a-weapon-infertility-and-same-sex-marriage
翻譯:緋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