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跨性別意識形態泛濫,青少年自小就接觸有關跨性別的資訊。在性別認同方面,採取自由選擇的方式,而沒有積極地鼓勵他們接納原生性別。不少西方青少年自覺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不相符時,很大機會會上網索取資訊。青少年很容易在互聯網上「圍爐取暖」,形成同溫層效應,因而沒法得到充份全面的資訊。根據網上的資訊,以及有網上購物的能力,他們或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,購買束胸帶(binder),阻礙胸部發育成長。另有假陽具購買,讓跨性別孩子假裝男孩擁有陰莖,不利認識及接納自己的原生性別。
更甚的是,GOFUNDME籌錢網頁中有不少年青人籌錢以購買青春期阻斷劑、荷爾蒙藥及做切除身體運作正常的器官的變性手術。網頁中有著各個跨性別孩子的故事,容易形成同溫層效應,令人以為一切都很正常、很普遍,或會欠缺危機意識。
參考:
[「每日郵報」(Dailymail.com)]《孩子小至13歲是如何在網上請陌生人捐錢以
獲取變性藥物… 更過分的是:他們越過了國民保健署的限制》
英文標題:How children as young as 13 are asking strangers online to crowdfund their sex change drugs… and even more disturbingly – they are bypassing NHS safeguards to get them
[「生命新聞網」(Lifesitenews.com) ] 《低至十三歲 孩子們正在為切割自己身體部位的「變性」手術眾籌》
英文標題:Kids as young as 13 are crowdfunding ‘sex change’ surgeries to chop off their body parts
#puberty blocker
#binder
#hormone
#packer
#sex reassignment surgery